当前位置:首页小学资讯
品非遗之韵   寻劳动之美
——非遗劳动进校园
  时间:2023-12-28
    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,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。”非遗之韵,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,蕴含着劳动者的无限智慧,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。

     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深耕“五育融合”育人理念,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,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实践新形式,传承与创新并行,开展“品非遗之韵 寻劳动之美”特色非遗劳动进校园活动,让启元学子在实践中品味非遗之神韵,感悟劳动之风采,让非遗技艺代代相传,让劳动之美熠熠生辉。

一年级
巧手捏面塑•指尖传非遗
     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—面塑艺术,一年级学生在劳动课上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面塑手工活动。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了形态各异的面塑作品,展示了“小豆包们”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中国的面塑艺术最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。面塑,俗称面花、面羊、礼馍、羊羔馍、花馍、捏面人等,它是源于山东、山西、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,即以面粉为主料,调成不同色彩,捏面艺人用手加上简单工具,根据所需随手取材,在手中几经捏、搓、压、揉、掀,用小竹刀灵巧地点、切、刻、划、塑成身手头面,披上发饰和衣裳,顷刻之间,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,因此面塑艺术也被誉为“指尖上的雕塑”。

      看!孩子们认真地揉面、搓球、捏形,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。他们用小手巧妙地塑造出了各种造型,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童真和创意。

      小小的面团里,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。那些被巧手捏出的形象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。小小的面塑,蕴含着学生劳动的幸福身影,也让非遗文化在指尖传承。

二年级

编织中国结•传承华夏情
      丝丝红线,牵引着中华儿女的碧血丹心;环环相扣,交织着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。我校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,从绳结编织中动手实践,走近传统文化,传递美好祝福。

      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,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。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,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,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。周朝人随身佩戴的玉石常以中国结为装饰,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,延续至清朝,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。

      看,孩子们用心地选择丝线,细心地编织起来,虽然有时绳子调皮地缠绕,但孩子们都仔细观察,积极寻求解决办法。他们手拿丝线,一圈圈缠绕、一点点编织、一根根收线,小小的丝线在手中如精灵般上下穿梭。
      手指翻飞间,一个个精致细密的中国结就完成了。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同伴们、老师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,更在这份劳动创造的美好中,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风韵,让浓浓的爱国情怀根植在同学们的心间。


三年级

执手绘团扇•诗意绽芳华
      “新裂齐纨素,皎洁如霜雪。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。”团扇不仅凝聚了历史长河中匠师们的聪明才智,更蕴涵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。我校三年级的学生精心制作干花团扇手工作品,这色彩鲜艳、形态各异的团扇,似朵朵鲜花争奇斗艳,又如扇扇窗户洞悉学生心扉。
      干花团扇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,采用鲜花、枝叶等植物材料,经过晾晒、加工、烘干等工序制成。干花团扇的制作历史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,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装饰品。干花团扇的种类非常多样化,有的扇子上绘有山水、花卉、人物等,有的则以纯粹的花卉组合为主。另外,还有一些干花团扇采用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,比如竹编、蕾丝等,使其保持长久的颜色和形状。
      瞧!同学们你挑我选各种颜色鲜艳的干花,小心翼翼地放在绢扇上,用胶水将花朵粘贴在扇面上,不一会儿,一面面色彩绚烂的干花图案跃然扇上。这些干花团扇不仅美观,而且富有创意。每一个团扇都是孩子们心中的一片独特风景。
      古人的一把团扇,摇起的,不仅仅是婀娜多姿的惬意清凉,更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。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协作,用花的温柔点缀扇的风姿,培养艺术的审美情趣,还感受到浓浓的古风韵味和中式传统文化,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劳动的无限美好。


四年级

葫芦画儿•福禄呈祥
      葫芦虽小藏天地,伴你身旁万里行。葫芦与“福禄”谐音,是福禄双全的象征,葫芦画自古以来是招财纳福的吉祥物。我校四年级的学生们在课上学习了独特的手工艺术—葫芦画,以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学得会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。
      葫芦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。起源于宋代,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已很兴盛。在中国民间,葫芦素有“宝葫芦”的美誉,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物,以葫芦为题材的传统民间故事不胜枚举。古代,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,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。在葫芦上刻画和装饰的艺术称为“葫艺”。

      那一个个小葫芦多么惹人爱怜!孩子们选择了形状各异的葫芦作为画布,用各种颜料精描细画。他们的画作主题丰富多样,自然风光、生活场景、奇特想象……他们学着控制笔触,搭配颜色,表达情感。在绘制的过程中,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,也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      让葫芦文化走进课堂,既创新了劳动教学内容,又点燃了艺术传承的星星之火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,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


五年级

半寸猢狲•描绘奇趣
      “半寸猢狲献京都,惟妙惟肖绘习俗。白描细微创新意,二味饮片胜玑珠。”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曾这样描绘一种老北京民间工艺—毛猴。这别有趣味的非遗艺术来到了启元五年级学生的课堂,启元学子初探非遗技艺,饶有兴趣地进行毛猴制作。
      “毛猴”又名中国昆塑,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,因为其浑身披毛,形态又很像猴子,所以被称之为毛猴。毛猴造型夸张拟人,通过幽默活泼的肢体语言,栩栩如生的样子反映了民间各个阶层的喜怒哀乐,写实性地再现中国风土市井文化。毛猴艺术品题材多样,注重叙事,寓意丰富。多表现传统吉祥语或日常生活片段。
      学生们用心地剪裁、折叠、粘贴,个个忙得不亦乐乎。经过一番努力,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毛猴在他们手中诞生,有的活泼可爱,有的憨态可掬,有的灵活机警,有的嬉戏调皮,每个毛猴都有着别样的神韵和风采。
     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一次次惊叹于毛猴工艺的奇妙,有着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,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个“猴子”的诞生,更是因为非遗文化在那一刻又增添一份色彩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六年级

药草飘香•养生有方
      带个香草袋,不怕五虫害。香囊是民族古老记忆的延续,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、辟邪纳福的美好愿望。六年级的孩子们纷纷化身中医药文化的小使者,亲手制作五彩斑斓的中药香包,传承中国人的礼与情,寄托中华民族的根与魂。
      香囊,又名香袋,花囊,荷包,其制作比较简单,《岁时杂记》中记载:“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,以彩线之,搐始如花形”。中药香囊属于中药外治范畴,为外治法的“佩法”;将多种具有“芳香化浊避疫”功效的草药,共研细末,绛囊盛之;通过口鼻吸入,皮肤、经络吸收而发挥避秽浊,防御疾病的功效。

      同学们在课上认识了让人“神清气爽”的藿香、佩兰、薄荷等中草药,用炮制工具杵臼细细捣碎,再用戥子认真称量,接着装袋、系口,有模又有样!
      探趣百草,体验中医文化;香囊相伴,领略步步传香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,获得了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成就感,也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激发起同学们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感。
 
      劳动教育与非遗文化的碰撞,集实践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于一体,交织出了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别样故事,他们执着地追寻着传统的足迹,践行着非遗文化的传承使命。我校将继续不断开发、拓展劳动教育课程,把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引进校园,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,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。
      启元学子以劳动的汗水涤荡美好的心灵,指间流淌着血脉相承的热情。他们将带着这份独特的体验,化作一颗颗散发着非遗光芒的种子,在启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,传承非遗文化的馨香将弥漫四方。

版权所有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

中科启元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   京ICP备18011907号-1    技术支持:惠友科技

小学部

初中部